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主  编:孙周兴
出版单位:同济大学学报(社科
     版)编辑部
刊  期:双月刊
邮发代号:4-637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777/C
单  价:15.00元
全年定价:90.00元
通知公告 更多
2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名录
22 关于警惕不法分子盗用我刊名义骗取作者费用的重要声明New
2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接连斩获多项荣誉
22 《“同济魂”:李国豪与洪堡的大学理念》一文喜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2 办公地址变更通知
22 关于假冒网站的重要声明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6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德法哲学·“海德格尔论坛”
主持人的话
孙周兴
摘要   PDF   2016, 27 (1): 1-1.  
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自2013年起设立“尼采论坛”与“海德格尔论坛”,按年度轮流进行,时间通常在每年下半年911月期间。2015年11月78日,第二次“海德格尔论坛”举行,我们照例邀请了四位国内外重要哲学家参加论坛。本次论坛特邀的报告人有:美国波士顿学院约翰·萨利斯(John Sallis)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君特·菲加尔(Günter Figal)教授,山东大学张祥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本校张振华博士、梁家荣教授、韩潮教授、孙周兴教授依次对上列四位报告人的报告做了点评。
聚集的语言:海德格尔与日本人的对话
约翰·萨利斯,张振华
摘要   PDF   2016, 27 (1): 2-10.  
文章探讨了海德格尔与日本人手冢富雄的谈话。在这次谈话过程中,语言本身的揭示作用得到展开。因此谈话中关键性的事情不是人类的言说,而是向着语言本身的聚集。谈话显示了言辞和行为的相应。这一点表明了海德格尔与柏拉图的亲缘关系。文章还讨论了在海德格尔那里语言与存在的关联。这种关联具体体现在存在的二重性和"四合"思想中,指出,"四合"中的大地与天空具有元素性自然的特点。文章最后揭示了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与想象力问题的关联,语言和想象力具有相似的作用。
德法哲学
论居住:有关人类生活、建筑物和空间的思考
君特·菲加尔,石磊
摘要   PDF   2016, 27 (1): 11-18.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依寓于世界"是人的非本真的存在方式,"本真地生存"具有惶然失所的体验,所以他把居住认作非本真的。在后期的诗思中,海德格尔以认可的态度来谈论居住,但这种居住却将一种特殊的诗歌理解设为前提:居住依傍于诗歌和语言。菲加尔认为,如此理解的居住是成问题的,并建议从空间与建筑现象入手,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及其后继者为例,试图从位置、自由空间和广袤三个面向出发,将空间描述为虽不显眼却使得一切空间中的事情得以显现的可能条件。与这个意义上的空间联系在一起的居住,就是日常的居住。一切人与事都由于居住而在场显现,所以这种居住绝不是非本真的。
“家”的歧异——海德格尔“家”哲理的阐发和评析
张祥龙
摘要   PDF   2016, 27 (1): 19-29.  
海德格尔关于"家"的思想既超出了西方传统的主流视野,又未完全脱开此传统在"家"问题上的纠结。他通过加强其学说中"非真理"、"大地"和"黑暗"(道家讲的"阴")的一面,得以从前期对"家"的否定态度转变为后期的肯定态度,以至于要将"家"置于与"存在本身"同样的原本地位上。但由于他将存在本身与存在者分离,以及在关键处的个体主义立场,他未能打通非真态的"家"和真态的"家",因此他讲的"家"只是诗意栖居的家园,其中没有真正的家人及其伦理。儒家会赞成他对"家"的存在论观点以及造就真态之家的艺化思路,但会批评其"家"思想的虚浮性和夹生性。
此在之迷途——关于《存在与时间》的得与失
张志伟
摘要   PDF   2016, 27 (1): 30-42.  
文章结合海德格尔思想"转向"期间的一些文献思考《存在与时间》的得失。海德格尔终其一生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其中《存在与时间》的"此在之路"尤为引人注目。虽然这条道路中断了,但是并非没有意义。《存在与时间》的失误主要有三:其一是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以形而上学的语言来克服形而上学是行不通的。其二是克服主体中心论的工作半途而废,海德格尔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另一种生存论的主体中心论。其三是过于关注存在通过此在的显现而迷失了不显现的存在。尽管如此,《存在与时间》毕竟处于从"第一开端"向"另一开端"的过渡,非如此不能走向"另一开端"。
文化产业研究
“三角协调模型”与“力量均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方法论问题
傅才武,黄梦航
摘要   PDF   2016, 27 (1): 43-49.  
过去30多年来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将之归因于增量改革所产生的诱致性力量。但对于诱致性力量如何发挥作用的过程,则少有讨论。文章借助于"三角协调模型"与"力量均衡"理论,阐释30多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文章明确提出,政府、市场和文化单位是过去30多年来影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三大核心主体,由这三者之间的改革意愿及行动力所形成的改革合力塑造了30多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道路,这三者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出了不同的力量组合方式,构成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内涵。"十三五"期间,由于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文化发展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传统的"力量均衡"模式被打破,必须构建第二阶段改革的新动力,建立与新的科技环境、经济环境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新的力量均衡模式。
小微文化企业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作用及其培育环境的再认识
张铮,熊澄宇
摘要   PDF   2016, 27 (1): 50-58.  
文化产业是我国确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小微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据的比重更大,不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催生创意创新具有更大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分析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及显著特征。同时,文章提炼出文化产业小微企业的成长需求,并提出除了刚性的政策措施之外,还应着力构建培育此类企业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应着力构建文化宽容度、人才多样性和地方认同感要素,企业内部应着力构建具有创意支持性与挑战性的企业环境、推动员工智力激荡和创意提升的团队氛围、认可与鼓励员工创意绩效的要素。
文化授权: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以中国宣纸集团宣纸文化产业为例
王秀伟,汤书昆
摘要   PDF   2016, 27 (1): 59-68.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成为当前国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策略和思路。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在丰富文化产业内容的同时也存在发展模式滞后等问题。产业融合趋势下的文化授权模式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更为广阔的产业延伸空间,适合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授权模式成为宣纸文化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循此,从宣纸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文化授权规划的制定和文化授权的市场运作方面搭建了宣纸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授权框架。
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都市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
刘新静,张懿玮
摘要   PDF   2016, 27 (1): 69-77.  
北京、上海等12座大都市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人口、经济、生活质量、文化和智慧化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至2012年间12个大都市的竞争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四点结论:第一,从整体看,12个大都市发展基本呈正向上升趋势;第二,从具体得分看,中国12个大都市的发展态势可划分为三大阵营;第三,从横向比较看,中国的12个大都市在2009至2012年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十三五"期间,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中国大都市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团队将进一步扩容、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强化、都市产业结构调整将进入反复震荡期、生活质量会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文化建设上将会有更大作为以及人文型智慧城市将引领中国智慧城市的新常态。
“留在我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对城市归属感的影响
何艳玲,郑文强
摘要   PDF   2016, 27 (1): 78-86.  
城市公共服务体验是否会影响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在城市间劳动力流动的大环境下,城市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文章使用2015年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关于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市民调查数据,验证了公共服务体验(包括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公共服务认同度)具有提升市民城市归属感的积极作用,至少是大中型城市的公共服务体验与城市归属感的相关关系得到验证。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提升市民的城市归属感比其他影响要素更直接而正当。
“90后”农民工童年经历与社会资本积累的研究
南方,李振刚
摘要   PDF   2016, 27 (1): 87-94.  
本研究将"90后"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置于中国人口流动这一大背景之下加以考察,通过对在5省调查收集的500余份问卷数据的分析,刻画了"90后"农民工童年时代父母对其生活抚育和教育安排的主要策略类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童年时代不同家庭策略对成年后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亲子团聚的家庭策略对于"90后"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最大,其中又以童年曾有"城市流动双系抚育"经历的子女的社会资本存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出生地会对"90后"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思想与比较文化研究
农业文明的死亡与投影文明的再生
朱大可
摘要   PDF   2016, 27 (1): 95-103.  
华夏农业文明已经死亡,现存于中国的,是一种西方文明的投影,又称投影文明。早期华夏农业文明被西轴线所控制,晚期华夏文明则被沿海的东轴线控制,但由于大陆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束缚,东轴线未能推促农业文明的自我转型。它只能在19世纪末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和死亡。
论《公羊》学中的“功过相除计”
王光辉
摘要   PDF   2016, 27 (1): 104-108.  
《公羊》家认为,《春秋》褒贬,皆以"功过相除计"。在实际运用中,可依时除计,也可在不同代际间除计。若"功过相除计"使用在《春秋》某条经文笔削之前,则会产生"讳"的笔法;若"功过相除计"使用在《春秋》某条经文笔削之后,则会产生"实与而文不与"的笔法。"功过相除计",体现《春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恕道思想。同时,也为恕道提供一底线。然"功过相除计"也有其偏颇之处,宋代程颐、胡安国对此有所修正。
语言学研究
韵律音系学研究综述
秦祖宣,马秋武
摘要   PDF   2016, 27 (1): 109-118.  
文章首先从韵律音系学的起源与发展谈起,然后阐述其主要理论主张与假设,并对现有重要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从而显示韵律音系学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态势。最后,在指出当前韵律音系学研究不足的同时,着重指明未来韵律音系学研究需要改进和关注的地方。
从经文翻译策略看景教本土化的失败
罗季美
摘要   PDF   2016, 27 (1): 119-124.  
经文翻译是异域宗教融入目标文化要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景教在中国唐朝本土化的失败有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多重原因,但经文的不当翻译策略也是景教在中国本土化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原典的翻译让位于编著和转述,对经文中重要神名及人名的不当翻译以及借用佛教、道教和儒学语汇传播景教的特定教义使景教在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给景教在民间传播制造了语言和理解上的障碍,客观上也成为景教在中国本土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22  当期目录
  22  文章检索
  22  过刊浏览
  22  摘要点击排行
  22  全文下载排行
友情链接 更多
22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22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22 上海市期刊协会
22 同济大学
22 中图分类号查询
22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3944 E-mail: wkxuebao@tongji.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